最近從朋友那邊拿到一台報廢電腦, 裡面裝了一顆算是蠻新的硬碟 WDC WD5000BEVT-22A0RT0, 不知道她何時安裝的, 但看了製造日期是 2010-JUN-20, 距離現在只有大概 8 個多月左右, 心想就算要故障也機率不高....
拿了 Crystal Disk Info 看了一下 SMART 資料, 我的媽咪阿....
Start/Stop Count 達到 20xxx 次
Load/Unload Cycle Count 衝破 163xxx 次 (沒看錯, 是 16.3 萬次)
而使用時數呢?? Power-On Hours 只有區區 92x 小時
換句話說平均每小時
167 次的磁頭歸位與 21 次的馬達重新運轉
一考察她的作業系統是 Ubuntu 10.04 LTS, 答案出來了.....又是 linux backgound 的狀況
基本上相較於 Windows 來說 Linux 是非常先進的作業系統, 但是操作者的知識就是關鍵, 如同一把鋒利的菜刀, 被天才大廚拿在手裡, 可以做出國宴料理; 被三歲小孩拿在手裡, 只可能會割傷自己; 工具回歸到工具, 大致就是這樣。
Ubuntu (linux) 會傳出傷硬碟的說法是某種程度的正確, 基本是這樣的: linux 會每隔數十秒在背景寫入一些資料到硬碟, 若配合秒數更少的 auto-park 的硬碟, 就造成嚴重的傷害, 按照我朋友的硬碟來推算, 167/hr 的意思就是 2.78/min, 頗符合 linux 數十秒寫入的特徵。 WD 2.5" 這顆硬碟(藍標)大約每隔 8 秒就自動 park, 而 linux 每隔約 20 秒寫入一次, 因此每分鐘會製造 +3 次的 Load/Unload Cycle Count 是正常現象 (當然這是很遭的狀況). 如果不加以改善, 不出幾個月 LCC 就達到理論極限的 30 萬次 (藍標 3.5" 是 60 萬, 筆電的好像還是以 30 萬來算??).
Linux 對策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安裝 laptop-mode
修改 /etc/laptop-mode/laptop-mode.conf
#
# Should laptop mode tools control the hard drive power management settings?
#
CONTROL_HD_POWERMGMT=1
#
# Power management for HD (hdparm -B values)
#
BATT_HD_POWERMGMT=192
LM_AC_HD_POWERMGMT=254
NOLM_AC_HD_POWERMGMT=254
(注意...某些硬碟不接受 255 這個數值, 因此設定為 254 比較安全) 如果想讓硬碟"快一點掛掉", 全部改成 1 就可以了.....@_@
ps. WD 2.5" 原廠設定是 60. (可以想見這是很容易快速增加 LCC 的設定值)
接著修改 /etc/default/acpi-support
# Switch to laptop-mode on battery power - off by default as it causes odd
# hangs on some machines
ENABLE_LAPTOP_MODE=true
# Spindown time on battery
SPINDOWN_TIME=60
控制 Start/Stop Count 這個數值 (這是主軸馬達啟動次數, 約 10 萬次硬碟就掛了)
Windows 對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Windows 的方案族繁不及備載, 但考量方便傻瓜的方法, 推薦使用 HDDScan 來代勞
先找到目標硬碟後, 選擇 Build Command Line,
左半邊部分
AAM 部分調整的是 seek times (越往左邊搜尋速度越慢, 但相對越省電, 磁臂震動幅度越輕微)
APM (關鍵), 拉到最右邊 (數值顯示 254)
PM 拉到最左邊, 不允許每隔一段時間又 auto-park (註!)
右半邊部分
Enabled
Enabled
Set Timer
Don't Use
接著最下方的 Save 按下去
會帶出一個窗子, 選擇 .bat 檔案放在哪
然後....每次 windows 開機 or 休眠恢復後, 執行 .bat 將硬碟的參數重新設定一次
註:
我試過用 wdidle3 調整 2.5" 硬碟的 IDLE3 timer, ....改的成功....但沒有太大幫助
主因是 2.5" 硬碟受控制於 APM, 要徹底設定 APM 才能控制住不斷隨著時間飆漲的 SSC 與 LCC,
無奈的是....
現階段沒有治本的方法, AAM 與 IDLE3 設定一次以後, 斷電重開硬碟會"記得" (可能是有寫入軔體內), 但是關鍵的 APM 參數卻有"失憶"的情況, 每次都得用軟體重新設定....
後記:
經過軟體設定方案後, 每次冷啟動 or 休眠恢復後, 檢查 SMART 發現...
SSC +2/次
LCC +2/次
照這樣的數值推算下去, 最長約可使用 108 年左右.....足夠了...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